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一粒粮食的“礼遇”
2021-04-14

     一粒稻谷,从离开稻穗的那一刻起,就开启了不平凡的旅程,在不同的地点享受着不一样的“礼遇”。时值初秋时节,夏粮收购已近尾声,记者就粮食储存的方式进行了一次探索。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近日,记者来到中央储备粮泰和直属库有限公司遂川分公司,在经理罗兰鑫的带领下进入仓库。进仓库之前,罗兰鑫递过安全帽,领着记者走向唯一的一座老式五六米高的旧仓。“公司成立于2005年,原来的粮库低矮,设施简陋,科技含量少得可怜。2016年,粮库改造后,公司新建了13座现代化高大平房仓,可谓鸟枪换炮!”罗兰鑫边走边向记者介绍道。

  暂且不论内部设施条件如何,光看十余米高的新仓外形、规模,和旧仓对比,就是一种跨越。“如今都是现代化粮仓、科技存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能有效保持粮食新鲜度。”罗兰鑫指着十多米高的现代化平房仓说道,“待会进去看看,里面的门道更多。”

  储粮技术是关系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在中储粮成立之前,粮食分散在各乡镇收储粮库,粮库仓房绝大多数为砖混结构,低矮潮湿,降温、除湿、防虫等设施落后,谷物保存时间大多在3年以下。随着科技的进步,储存技术不断得到升级,归仓的粮食减少了损耗,延缓了陈化。

  记者进入仓库后,看到员工们正忙着给收购回来的夏粮“盖被子、吹空调”,这是粮食仓储的第一个环节,也是粮食享受到的第一项“礼遇”。紧接着,爬上足有两层楼高的扶梯,保管员打开一扇仓门,一张密封网映入眼帘。据罗兰鑫介绍,这张密封网是减少虫害的头关。每年的5至7月仓内放置高效、低残留的磷化铝片,熏蒸杀虫,这是第二道关;同时,为避免霉变,粮食入仓前要经门检、仓检两道检验关,水分严格控制在13.5%以下,一面类似于圆钟的仪器,时刻监测仓内温度、湿度,周一、周四必须记录一次,其他时间亦可进仓查看;温度控制,则采取机械通风、空调控温及稻壳压盖保温隔热储粮技术,冬季仓内均温在10摄氏度以下,夏季仓内均温不超过20摄氏度,最高温度不超过27摄氏度。

  在粮堆顶部,平铺的稻壳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保管员介绍,别小看了这层25厘米厚的稻壳,靠它能起到“夏保冷、隔热”的作用,就像冰棒箱里的那床棉被。

  除了盖上了“保温被”,住进了“空调房”,粮食在这里还能享受“冷气浴”。仓库通过每台价值18-20万元的谷物冷却机,在粮堆底部制造“低温冷芯”。此外,4台大功率粮食专用空调,也合理运转着,为粮堆补冷,安全度过漫长炎热的盛夏。

  科技无处不在,在看似简单的粮食储存环节,无处不闪烁科技的光芒。每座粮仓内顶部喷涂的聚氨酯发泡合成材料,有密闭、隔热、保温功效。仓内安装的多个球型高清摄像头,镜头能放大20多倍,可以旋转观察到仓内每个角落,对仓储粮食做到“明察秋毫”。

  科技是手段,人员是关键。除了严苛的考核,和上级不打招呼的检查,遂川分公司定期“走出去,请进来”,让员工学习到最新的仓储知识,同时将关口前移,不定期向种粮大户、粮食烘干厂普及仓储知识要点。

  科技储粮手段的运用,严苛的管理制度的运行,对粮食敬畏之心的加持……这一系列的因素,才有效延缓了粮食品质的劣变,保持了粮食的新鲜度,让每一粒粮食都享受到“礼遇”。


泰来县禾源米业有限公司,泰来大米,黑龙江大米,禾源米业,东北大米,东北大米供应商,泰来大米。

泰来县禾源米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大米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私营企业。公司位于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克利镇互助村,通便利,商贸条件优越。公司所在地周边环境优越,土地肥沃、空气清新、远离污染,是生长绿色水稻的绝佳之地。 

公司占地面积达1万平方米,现有员工20多人。公司为求发展,重金引进国内先进的精米加工生产线,并采购当地绿色无污染的水稻源,经过精磨、抛光、色选等多道工序加工出优质精米。公司生产的产品颗粒圆润、晶莹剔透、营养丰富、味道醇香,制做的米饭口感绵软、香气四溢、让人回味无穷。在包装方面,有普通袋、纸盒精包、真空包装等多种样式,设计新颖、品味不俗。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均受到消费者的好评。 

  公司创建伊始便确立"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产业化为手段,以全国市场为目标" 的指导方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经营理念,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无污染、健康的食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公司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良好的商业信誉以及经验丰富的各类人才,公司目前已与众多地区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竭诚欢迎新老客户前来联系、洽谈业务。

泰来县禾源米业有限公司,泰来大米,黑龙江大米,禾源米业,东北大米,东北大米供应商,泰来大米